7月2日上午,威海市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会上,威海市民政局发布了《威海市加快推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透露,到今年年底,威海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四同步”机制和统一登记管理制度将全面建立,市县两级养老服务设施规划全部编制完成;到明年年底,社区养老服务设施配套达标率和综合利用率达到70%以上,“社区—镇(街道)—区市—市”四级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全面构建。
养老服务用房将成小区“标配”
《方案》在完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建立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培育社区养老专业服务组织、提升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质量等方面作出了具体要求。
在完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方面,《方案》特别对养老服务用房进行了规定:2014年6月前批准规划的住宅小区,每百户配套建设不少于15平方米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用房,达不到标准的,由各区市、开发区采取单独选址新建、配套新建、扩建、改建、购买、租赁、调整、置换等方式解决;2014年6月以后批准规划的住宅小区,每百户配套建设不少于20平方米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用房。配套建设和调剂配备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在不变更产权关系的前提下,由县级民政部门统一登记管理,通过招标、委托等方式,提供给养老专业服务组织使用。
构建四级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
在建立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方面,《方案》重点明确了社区、镇(街道)、区市、市级养老服务设施建设规模、功能定位、服务管理要求。规定每个社区至少打造1处养老服务站,并委托专业养老服务组织运营;每个镇(街道)至少打造1处1000平方米以上的养老服务中心,提供短期托养、居家服务、日间照料、助餐助浴等服务;每个区市打造1处综合服务能力较强、辐射带动较大的区市养老服务中心;市级打造1处全市养老服务中心,集养老成果展示、12349呼叫服务、文化教育服务等功能于一体。
在培育专业服务组织方面,威海市将加大引进培育力度,支持有条件的养老机构成立社区服务部,支持家政服务、物业管理企业拓展服务领域,规划化承接、连锁化运营养老专业服务组织;加快推进“互联网+养老”,提档升级12349居家便民信息平台,打造全市养老服务综合管理平台,高效整合社区养老服务资源;建立养老服务专业组织星级管理制度;创新建立积分养老新模式;实施特殊困难老年人“主动关爱”服务项目;增强社区居家医疗卫生服务能力,鼓励镇(街道)养老服务中心内部设置护理站、护理中心,提供基础康复护理等服务,支持开展老年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社区养老服务建设可获相应补贴
为保障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的全面构建,激活养老服务机构的市场积极性,《方案》还制定了完善的扶持政策。
在行政审批方面,《方案》对服务进行了优化,支持民办非营利性养老专业服务组织一次注册、多点运营。也就是说,在注册地运营多个服务站点的养老服务组织,可由运营地县级民政部门参照社区日间照料中心管理办法进行备案,不再另行注册登记。针对特殊困难群体、重点优抚对象等政府支持、优待的老年人开展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项目,可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优先交由养老专业服务组织承担。
社区居家养老是一项需要大量资金支持的民生工程,因此,《方案》在资金扶持上有明确规定,市级福彩公益金将重点用于支持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发展。
其中,2018年1月1日后以新建、购买、租赁等方式建成,且未申请过国家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和省级养老实验区试点资金的城市社区养老服务站、镇(街道)养老服务中心,在申请省级城乡社区养老设施相关奖补资金基础上,市级对建筑面积在500平方米(含)以下、500—1000平方米、1000平方米(含)以上的,分别按照5万元、10万元、20万元的标准给予一次性补助。需要提醒的是,利用原城市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场地设施整合转型的城市社区养老服务站不在此补助范围内。
对委托专业养老服务组织管理运营,为社区居家老年人提供助餐、助浴、助行、助洁、助医、生活照料等服务,且服务居家老年人月均600人次以上的城市社区养老服务站、镇(街道)养老服务中心,按照每个城市社区养老服务站、镇(街道)养老服务中心年补助服务项目不超过2个、每个项目补助资金不超过3万元的标准予以补助,在项目运营期内最多补助3年。
更多威海地区精彩养老资讯,欢迎关注威海养老天地网http://weihai.yanglaotiandi.com/
来源于《威海晚报》—李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