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新安居康复护理中心(华西苑)作为武侯区玉林街道的社区嵌入式康养标杆项目,自运营以来以"医养深度融合+智慧化服务"的创新模式获得广泛认可。该项目由新安居公司联合黉门社区与中国电信共同打造,建筑面积1630平方米的七层建筑中嵌入了91张适老化床位,形成集长期照护、日间照料、术后康复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康养空间。
在服务定位上,该项目重点服务于武侯区玉林街道辖区居民,特别是需要术后康复管理、慢性病养护及认知障碍照护的长者群体。通过构建"居家-社区-机构"三级康养服务体系,实现了从居家智能监测到社区健康管理的全链条服务覆盖。依托安装在长者家中的智能终端设备,远程生命体征监测系统可实现24小时异常预警,有效保障居家养老安全。
医疗资源配置是该项目的核心优势,深度整合了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优质资源与玉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引入国内知名运动康复机构术康提供的专业训练体系,形成覆盖术后营养支持、康复训练、中医理疗的完整医疗服务链。每周定期开展的专家巡诊服务,可针对糖尿病、帕金森等老年常见病提供个性化诊疗方案。
项目的适老化设计贯穿于每个细节:地面采用防滑静音材质处理,走廊安装双排扶手并预留医疗设备通行空间,每个护理单元配置电动护理床和智能报警系统。特别设置的认知障碍照护专区,通过怀旧场景营造和色彩引导设计,为特殊长者打造安心舒适的生活环境。
在膳食服务方面,专业营养师团队融合中医食补理念创新研发的"24节气营养餐单"颇具特色。每日菜单既考虑膳食纤维与蛋白质的科学配比,又根据节气变化加入养生食材,如秋分时节特供的雪梨银耳羹,冬至推出的药膳羊肉汤等。院内配套的社区长者食坊还向周边居民开放,提供低糖低脂的营养餐配送服务。
智慧养老系统的深度应用体现在多个维度:每位入住长者的健康档案通过区块链技术加密存储,家属可通过专属APP实时查看生命体征数据;康复训练室的智能镜面系统能自动记录运动幅度并生成康复效果评估报告;智能终端还可联动周边药房、医院等资源,实现药品配送和绿色通道预约等延伸服务。
作为社区健康管理服务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该项目每月举办涵盖中医体质辨识、骨密度检测、认知功能筛查等项目的公益健康评估活动。二楼平台打造的"银龄学院"定期开展智能手机应用、书法绘画、声乐舞蹈等30余类课程,配套的露天花园更成为长者社交互动的重要场所。
成都新安居康复护理中心(华西苑)通过嵌入式布局、精准化服务和智能化升级,成功构建起"15分钟社区养老生活圈",为都市核心区的医养结合服务提供了创新样板。其融合专业医疗资源与社区服务网络的运营模式,有效破解了城市老龄化社区康养资源紧张的难题。
本站所展示的文字、图片、价格等项目介绍存在时效性,项目最新情况以现场参观及咨询为准。本站展示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