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市社会福利院作为贵阳市政府直属的公益性养老机构,始终秉承着"民政为民、民政爱民"的服务理念,为特殊困难群体构建起全方位的保障体系。该院主要承担政府兜底保障职能,重点为城镇"三无"人员(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赡养人)、救助站无法遣返的智障人员提供生活照料,同时面向社会收住高龄、失能、失独及经济困难的孤寡老人,特别设立了临终关怀专区,通过专业医护团队实施24小时生命体征监测、疼痛管理和心理疏导,让每位长者都能有尊严地走完人生最后旅程。
在医疗保障方面,院内配备标准化医务室,与三甲医院建立绿色就诊通道,实现血常规、心电图等基础检查即时可查。即将投入使用的康复楼引进价值30余万元的先进设备,涵盖熏蒸治疗机、水疗按摩床、电动起立床等康复器械,通过与专业康复机构合作培养技术团队,形成以神经康复、骨关节康复为特色的治疗体系。针对脑卒中后遗症患者,创新采用"运动疗法+作业疗法+中医推拿"的三联康复方案,有效提升肢体功能恢复率。
生活照料服务严格遵循民政部《养老机构服务质量基本规范》,建立分级护理制度。对失能老人实施"五助"服务:助浴采用全自动升降洗浴设备,助餐提供糖尿病餐、痛风餐等7种特殊膳食,助医实现电子健康档案全覆盖,助行配备爬楼机与全地形轮椅,助急安装智能呼叫系统确保3分钟响应。特别在认知症照护方面,设置怀旧疗法室、感官刺激室等专业空间,通过音乐治疗、园艺疗法延缓病情发展。
精神文化服务构建"四季有主题、月月有活动"的娱乐体系,春季组织踏青采茶、夏季开展消夏晚会、秋季举办重阳诗会、冬季安排暖冬观影。院内特设书画创作室、手工坊、戏曲排练厅等文化空间,定期邀请专业教师开展智能手机应用、反诈知识等适老化培训。针对家庭送养老人,首创"代际融合"项目,通过组织中小学生志愿服务、亲子互动日等活动,有效缓解老人的社会疏离感。
在环境建设方面,15000平方米的院区内精心规划中心花园、康养步道、园艺疗愈区等生态空间,4480平方米绿化区域种植有安神助眠的薰衣草、驱蚊的香叶天竺葵等功能性植物。三大休养区均配备无障碍设施,房间内安装智能环境监测系统,实时调控温湿度、PM2.5等指标。即将启用的福寿园采用适老化设计,卫浴间配备电动平移门、防滑地胶,床头设置氧气终端和负压吸痰装置,充分满足医养结合需求。
作为贵阳市养老服务体系的重要支撑,该院积极探索"公建民营"改革,在保持公益属性的基础上引入专业管理团队,建立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通过定期开展家属开放日、服务质量满意度调查等方式,持续优化服务流程,在2023年全省养老机构评估中获得5A级评定,成为贵阳市公办养老机构的示范标杆。
本站所展示的文字、图片、价格等项目介绍存在时效性,项目最新情况以现场参观及咨询为准。本站展示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