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潘家园老年公寓是一所公办民营的养老机构,位于北京市朝阳区潘家园地区磨房南里小区32号楼,紧邻北京工业大学、首都图书馆,有着得天独厚的人文地理环境。与北京市垂杨柳医院、北京工业大学医院、潘家园医院、恒安医院、朝阳区急救中心接壤,尊享丰富的卫生医疗资源。该养老机构(原潘家园托老所)于1998年1月1日正式开业,现在建筑面积3300平米,床位总计187张。
测评结果
在仔细走访、观察并了解北京潘家园老年公寓的具体情况后,根据50多项硬指标,搜院团对其进行了打分和点评。
(五星为满分,空心星星为半星。)
地理位置:★★★★★
位于东三环外、四环里,离地铁14号线北工大西门站500米,还有公交535路、541路、专10路,松榆北路东口站下车,步行300米即到。
环境:★★
潜入社区里,由于在楼群之间,发展空间有限,绿地以及老年人休息的亭阁、座椅偏少。
硬件设施:★★★☆
敬老院设施基本齐全,但都没有呼叫装置,图书馆等活动场所有限。
服务水平:★★★★☆
护理照料贴心,关心老人们的身心健康。
医养结合水平:★★★★☆
设有医务室,并与垂杨柳医院、朝阳妇幼保健院、朝阳急救中心、潘家园社区医院有合作。
价格:★★★★
价格适中,最低3050元起,最高10950元。
详细介绍
价 格
北京潘家园老年公寓收费标准
自理老人:3050—4750元
半自理(介助):3450—5950元
全护理(介护):5450—7950元
特殊情况,最高10950元。
以上均含床位费、伙食费、护理费、水电费等,价格根据入住的房间类型以及护理等级确定。
地理位置
北京潘家园老年公寓坐落在北京市朝阳区潘家园地区磨房南里小区32号楼,位于东三环外、四环里,离地铁14号线北工大西门站下500米,还有公交535路、541路、专10路,松榆北路东口站下车,步行300米即到。
另外,稍远的交通还有地铁10号线潘家园桥站,公交34、486、541、601、605、621、649、973、985、988路等,北京工业大学西门下车。
环 境
北京潘家园老年公寓座落在北京市朝阳区潘家园地区磨房南里小区里,是个典型的潜入式社区养老机构,院里有些绿地,但很有限,也有部分供居民休息的坐椅。附近三公里有松榆里公园、双龙公园、窖洼湖公园等,还有天客隆超市、京客隆超市、物美超市、双龙超市、首航超市、家乐福等购物场所。
露台
公共区域
硬件设施
适老化设施
这里适老设施基本覆盖,走廊墙壁上都装有扶手,墙体拐角、暖气片等地方都做了包裹处理,地面也做了防滑处理。老人们配有呼叫装置。
适老扶手
老人随身佩戴的紧急呼叫器
房间内部
房间内干净、整洁、明亮,根据需要配有空调、电扇,全部配有电视,每个房间都有卫生间,没有顽固污渍、异味。
房间
卫生间
公共区域
这里有供老年朋友活动的公共区域,阳台也正在建设中,并设有文娱活动场所,供老人进行休闲娱乐、运动健身等。
文娱活动场所
康复运动器材
服务水平
基础照料
这里的服务比较到位,无论是自理老人还是半自理或不能自理老人,都衣着整洁、没有长指甲、身体无异味。老人的如厕、洗澡、服药都能得到及时的提醒和帮助。特别是对于不能自理的老人,服务到位。
制度与文化
膳食服务
这里有宽敞明亮的厨房,还有完备的膳食管理制度,每周更换菜谱。根据老年人的饮食习惯,提供丰富多彩、营养全面的饮食。
厨房食堂
食谱与规章制度
文化服务
还有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如唱歌、跳舞、书画、手工等内容。
老年娱乐活动
其他服务
除了这里的老年公寓,该养老机构还开设了街道养老照料中心、香河园养老驿站。在北京潘家园老年公寓还有助浴、助洁、助医等服务以及短期照料活动。社区上的社工组织以及志愿服务团队也经常过来,与这里的老年朋友共度好时光。
民主生活会
接受日本专家培训
阳台上老人们认养的绿植
医疗水平
设立院内医疗机构,并取得了医疗机构的执业许可证,并与垂杨柳医院、朝阳妇幼保健院、朝阳急救中心、潘家园社区医院开展合作,方便老人随时住院就诊。院里为老人们建立了健康档案,并定期为老人们体检,院内还有不少医疗设备,帮助失能、失智老人康复。
诊疗室
老人药品管理
韩振秋(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老年褔祉学院副教授)
北京潘家园老年公寓地理位置特别优越,环境比较宁静,公寓内部比较整洁,管理和服务比较精细化。有几个鲜明的特色:一个是这里处处体现了尊老、敬老、爱老、以老人为本的理念。二是管理和服务从精细化入手,比如饭菜多样化,适老设施的处理,文娱活动的多样化等。三是院长和工作人员的精神面貌都相当好,热情大方,对老人都非常贴心、周到。
有几点建议供参考,一是工作人员,特别是护工应该走向专业化、年轻化、知识化,这是发展的方向。可以用待遇、事业、感情,留住一些专业人才,特别是大学生。二是要适度增加一些失能、失智老人的康复训练器材,特别是失智老人,一些儿童的玩具其实是适合于他们的。三是多与社会上的一些专业社团、志愿组织联络,邀请他们走进老年公寓,丰富老人们的精神生活。让共同努力,不但给老人们生命以岁月,而且还要给老人们岁月以生命。
吕学静(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学院教授)
一走进北京潘家园老年公寓有几个鲜明的感受:
一、这是一个镶嵌在小区楼群中的养老机构,特别符合小型、多功能、嵌入式这样一个养老方向,同时也方便了家属的探访。这样一个养老机构,既把周边的驿站联络了起来,同时也把服务延伸到了社区居家养老的老人中,比如助浴,这里是老旧小区,有些行动不便的老人在这样的居住环境中入浴不便,这里解决了他们的后顾之忧,而且还是政府买单。
二、注重老人的积极康复和健康的生活方式。早上一来,门前的绿荫中,有六十多位老年朋友在运动,无论是坐着还是站着,都是积极的进行康复训练。饮食也是科学,营养安排,并且能个性化因人而异。
三、护理细心、周到。比如空调专门做了挡板,怕直吹着老人。绿地面积有限,但室内绿植不少,并动员老人们认养。再比如助浴,这里不但有椅子,还有助浴床,这在别的地方很少见。提一点建议,要加强社工的专业服务水平,在现在的基础上更上一层楼。
老年人代表意见
连潮(62岁、退休工人)
一、北京潘家园老年公寓给我的第一印象是这里很温馨。九点我就到了小区,我发现敬老院的老人在做保健操,并且是各不相同。不能自理的老人,护理人员帮他们拍打按摩,自理、半自理的老人,护理人员带着他们、协助他们。护理人员教得专业,老年朋友做得也开心。
二、进入敬老院以后,给我的印象是非常干净,接待人员也非常专业,无论公共区域还是厨房、卫生间,都非常干净,符合三星级饭店的水平。我特别关注了一下他们的厨房,都是生熟分开、荤素分开,我很佩服。我采访了厨师和这里的老人,他们的饮食是多样化的。我采访了一个老人,牙不行,只能吃糊状、流质的食物,这里完全可以满足。
三、我观察了他们的医疗室,正好碰上医生、护士在为老人们分药,他们非常专业,也非常细心,我问了一个老年朋友,他说非常满意,因为他吃的药多,而且记不住,有了医生和护士的帮忙,这都不是问题了。他们有健康档案,且定期为老人们体检。
四、他们的卫生间和洗澡房非常干净、整洁,也非常有特色。他们的洗澡间里不但有硬的坐椅,还有软的坐椅,还有洗澡床,既专业又人性化。
我也提个建议,他们没有与社会上的志愿组织建立起一个长期、固定的合作,希望他们能够建立起这一机制,让老人们能够得到志愿者们的定期服务。
杨世安(69岁、退休工人)
我是个退休工人,过去我爱人就曾在北京潘家园老年公寓体验过一个星期,感觉到各方条件还是不错的,环境、卫生、饮食等方面都令人满意。
一、我也采访了几个老人,对这儿的饮食非常满意,说是非常符合老年人的口味,这是咱们老年公寓的一个特色。二、特别让我感动的是,我在这儿采访到一个96岁的离休老人,以前在医院都下病危通知了,到了这儿,经过老年公寓细心、全面的护理,尽管老人已失智,但身体还是不错的,现在看起来红光满面,家属也非常满意。尽管这儿不是很豪华,但环境干净、饮食可口、照顾周到,老人们和家属都比较喜欢。
提一点建议:这里是在小区里,活动区域比较有限,尽管有露台,但还正在完善中,遮阳、绿化都不够,期待这里会变得更好!
“团长”杨泽柱
北京潘家园老年公寓位于楼群之中,发展空间有限,条件虽然不是最好的,但这里的服务却是一流的。
它有几个特点比较突出:一、这里交通非常便利,三环外、四环里,无论地铁、公交都非常方便。二、这里是潜入社区式的多功能养老机构,尽管绿地面积有限,但床位不少,不但可以为院里的老年朋友服务,同时服务也覆盖到社区老人。三、服务非常贴心、周到,无论院长还是工作人员都非常热情,不怕苦、不嫌脏,全身心为老年朋友服务。四、院里的医疗科室,积极地行使实时监测、定期巡诊的职责,并与大型医疗机构合作,为老年朋友打通绿色通道。
这里也几点不足之处:一、呼叫系统不是每个地方都有,有的房间、卫生间、洗澡间没有配备。二、对于失智老人的非药物干预不够,可以多购进一些儿童玩具,对老年朋友进行智力开发。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老年之声》
想了解北京潘家园老年公寓更详细信息,请点击:北京潘家园老年公寓
本站所展示的文字、图片、价格等项目介绍存在时效性,项目最新情况以现场参观及咨询为准。本站展示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