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资讯

天津和平区不断完善养老服务体系和内涵

2019-06-06 10:00:11

和平区是老龄化程度较高的区域。据最新数据,全区60岁以上老年人已达11.82万人(其中80岁以上老年人为2.44万人),占总人口数的27.93%。面对老龄人口进入高增长期的现状,和平区近年来不断完善养老服务体系和内涵,居家养老、社区养老、机构养老多种服务齐头并进,协调发展传统保障型养老和现代智慧养老模式,持续提升养老服务水平。

居家养老比较符合大多数老年人的观念,也能更便捷地满足大家的生活需求。和平区大力整合规范政府购买服务,加快发展居家养老。早在2006年,便在全市率先开展政府买单居家养老上门服务,为空巢、独居、孤老等困难老年人群体提供家政、维修、洗衣、理发等8大类60余项服务。2018年开始,进行货币化改革,由发放服务券调整为发放现金,符合标准的老人每人每月120元,用于购买居家养老服务。截至目前,全区共有近3000人享受这项福利。

完善居家养老,解决好的问题是关键。今年,和平区将在各街道全面开展老年配餐试点工作。经过前期实地考察,先行先试,在南营门街文化村社区、南市街庆有西里社区、小白楼街承德道社区试点建立社区老年助餐点。本着成熟一个落地一个的原则,合理布局、积极筹划,力争在今年每个街道至少建立一个助餐点。目前,南营门街文化村社区、小白楼街承德道社区已经建成,南市街庆有西里社区已经完成选址工作。

为提升社区养老水平,和平区不断加大对老年日间照料中心运营机制的探索改革力度。以两个老年日间照料中心为试点,引进具有资质的社会组织,与现负责运营的养老机构协调配合,共同开展各类专业化养老服务,健全服务项目,进一步发挥日间照料中心功能。据统计,全区现有10家老年日间照料中心,可提供养老床位108张。

在发展机构养老方面,和平区通过发放床位补贴等方式加大扶持引导力度,并多次走访区内多家民营医院,积极探索“医养结合”模式破解床位紧张难题。在市床位补贴标准的基础上,每年每张床位再补贴1200元。目前,全区共有11家民营养老机构,共设置床位1171张,整体入住率达到80%以上,发展态势良好。其中,静安养老院作为今年由民营医院新开办的养老机构,在全区率先建立“医养结合”型养老服务模式,可为入住老人提供专业的医疗护理服务。截至目前,已有两家“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完成所有审核备案工作,正式开张纳客,可增加养老床位120张;另外1家养老机构正在筹建当中,预计增加床位40张。

另外,和平区还创新工作思路,积极探索社区嵌入式小型养老机构建设,通过竞争机制在日间照料中心内嵌入市场化运营的社会组织,采取社区照料中心养老护理服务站三联一体化社区养老服务新模式,依托日间照料中心建立养老护理站,开展外派护理、医疗保健、医疗咨询、康复指导、健康讲堂、社区健康促进等服务,着力打造完善没有围墙的养老服务新模式,切实把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落到实处。

更多天津地区精彩养老资讯,欢迎关注天津养老天地网

http://tj.yanglaotiandi.com/

来源于《天津日报》—任宝顺 蔡宝珊


咨询电话:400-077-1879


重庆江恒养老服务有限公司 ICP备案号:渝ICP备17009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