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资讯

中国“网约护士”,如何借鉴美国的做法

2019-03-07 08:43:07

当中国人都在讨论网约护士的安全时,拥有百年历史的美国“上门护士”更关心的是这一问题

近日,国家卫健委发布《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开展“互联网+护理服务”试点工作的通知》,正式从政策上支持“网约护士”。

政策一出,引起了医疗圈以及社会对“网约护士”的讨论,大家在赞同国家政策的同时,也提出了相关疑问和顾虑:如何保障这些上门护士的安全?出现医疗问题谁担责?支付方式怎么定?

“网约护士”从2018年开始兴起,我国在这方面的政策法规以及管理规范等目前尚未健全。但据公开信息,美国的上门护士已有百年历史,现在已经非常成熟,形成了特有的医疗产业。要想真正落实“网约护士”,不妨先看看美国是如何实施的。提供主体以专门机构为主

与国内因共享经济的风靡而兴起的“共享护士”不同,美国的上门护士起源于一个人。1895年,社会工作者兼护士LillianWald坚信,护士不应仅照顾患者,还应解决更大的社会问题。为此LillianWald与同事共同创办了为穷苦民众提供医护服务的非营利机构——HenryStreetSettlement(亨利街庇护所),其中一项业务就是“上门护士服务”(visitingnurseservice)。这便是美国上门护士的雏形。

1944年,这项业务被独立出来,成为了现在的VisitingNurseServicesofNewYorkVNSNY,纽约护士上门服务)。VNSNY现已成为全美最大的非营利性家庭医护机构。

动脉网2017年报道数据显示,美国家庭医护机构已超3.3万个,包括200万余名护士、护工以及理疗师等,而家庭医护机构已成为护士上门服务的提供主体。

除去这种专门的家庭医护机构之外,一些医疗企业也有上门护士服务,如凯撒医疗的PrimaryCare@Home项目,以及Uber2015年启动的护士上门服务等。

上门护士的资质审核和服务内容

美国的上门护士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注册护士,一类是健康护工。

注册护士必须通过正常的程序拿到护理文凭,参与工作后接受定期培训,且具备熟练技能和临床工作和家庭医护方面的经验等。

注册护士的上门服务是按照医嘱执行医疗行为,除了注射、输液以外,还可能进行给药治疗,术后24小时、一周7天的观察护理等。

健康护工则必须经过州卫生局培训并获得执照后,才能进入家庭医护机构工作,成为一名上门护工。

护工的工作内容主要为陪伴和看护,例如提醒患者吃药,记录患者的生命体征或为患者提供生活帮助等。

一般普通家庭医护机构都会提供以上服务,但像VNSNY这种大型机构,还会有自己的特色项目。如VNSNY与政府合作推出“护士家庭合作计划”,针对低收入准备怀孕的妇女提供免费的孕前探访和护理服务;“艾滋病特殊需求计划”,为艾滋病患者提供全面医疗护理。

因此,根据机构的不同,美国上门护士提供的服务内容可能有所不同。

关心患者安全,严管上门护士

与国内不同,美国更多顾虑和关心的不是上门护士的安全,而是患者的安全,因为美国的家庭医护对象主要为老人如中风、阿尔茨海默症患者,残疾人以及年龄较小的患者等。此外,针对不同种类的医疗服务人员,美国有相应的医疗责任险,包括上门护士。为确保患者安全,美国对上门护士有明确的监管措施。

首先是家庭医护机构自身对员工的监管。

拿护工来说,为保证服务对象的安全,护工在进入家庭医护机构之前需要进行严格背调,包括是否通过家庭护理能力考试、个人面试、工作经历、犯罪调查、体检,以及是否有照顾患者的同情态度,是否具备开展工作所需的成熟度和能力包括阅读、写作和按指示进行医护活动的能力,是否能根据法律要求完成家庭医护培训计划等等。

在护工看护过程中,家庭医护机构还会采取监督措施如查看考勤记录、家庭护工访问文档、患者投诉情况以及患者满意度等对护工进行监督。如果出现医疗疏忽或事故,主要通过医疗保险公司协商赔偿进行解决。

其次是国家层面对家庭医护机构的监管。

美国医疗保险与医疗补助服务中心(CMS)规定:家庭医护机构必须参与MedicareMedicaid,必须具备医用耗材和耐用医疗设备,兼职护士必须在专业全职护士的监管下提供服务等。

据《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报道,2017年美国联邦政府对家庭医护机构出台了新的规定,要求家庭医护机构以患者为中心,必须以口头或书面的形式、以患者能够“听懂”的语句给患者讲述他们的权利。

支付方式:保险与上门服务费用相结合

1909年,亨利街庇护所与保险公司合作,说服保险公司在保险条款中纳入患者的家庭医护费用。1997年,《平衡预算法》(TheBalancedBudgetAct)通过后,如果患者在家需要非全天护理,即使没有住院也可以用联邦政府的MedicareMedicaid支付费用。

自从纳入官方医疗保险后,只要符合给付条件并经职业医师开立医嘱,患者就可使用官方医疗保险支付上门医护的账单。现在,美国上门医护的支付主要有官方医疗保险(MedicareMedicaid)、私人保险(商业保险)、自费等几种选择。

随着医疗模式的转变以及人口日趋老龄化,“网约护士”是我国社会发展的需要,不管是不是通过网络预约,与美国上门护士的实质其实是一样的。

总结而言,美国“上门护士”的以下做法或可值得借鉴:

第一,提供主体可独立于医院,方便监管,与医院的护士也不冲突;

第二,完善相关保险与法规,明确双方责任;

第三,明确服务对象;

第四,对于上门的护士和护工应有严格的资格审核和监管制度。

相信通过后续法律法规的完善,上门护士在我国也能越走越远。

更多上海地区精彩养老资讯,欢迎关注上海养老天地网

http://sh.yanglaotiandi.com/

来源于《健康界》


咨询电话:400-077-1879


重庆江恒养老服务有限公司 ICP备案号:渝ICP备17009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