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资讯

长春市城区新增养老机构15家 养老床位2700张

2018-11-18 10:41:51

长春市民政局社会事务处处长冀莉、长春市民政局社会福利处副处长丁永、长春市民政局社会救助处副处长马小强做客民生直播间,为大家介绍当前长春市养老、救助等工作有哪些亮点。

养老服务

投入121.68万元开展邻里志愿服务 507名贫困老人通过服务解决了生活难题

丁永介绍,为使农村困难老人享受到居家养老服务,长春市按每人每月200元标准,为贫困村建档立卡的失能、失智、孤寡、80周岁(含)以上高龄等特殊困难老人,购买“两访、三查、四助”邻里互助居家养老服务。2018年,对507名符合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老人享受邻里志愿服务,投入资金共121.68万元。

农村居家养老邻里志愿服务项目主要内容包括:“两访、三查、四助”服务。邻里志愿服务项目补齐了农村居家养老服务短板,有效解决受助老人日常生活照料难题,降低特殊和困难老人独自生活风险,填补长春市定期探查巡防制度的空白,同时也为家庭贫困而又无法外出务工村民开辟新的增收渠道。

今年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项目 服务人群、服务标准均有调整

20185月长春市民政局与市财政局联合出台《关于规范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通知》,对政府购买服务的人群和服务标准进行了整合调整,对经评估符合条件的特困供养人员老人,计划生育特殊家庭老人,城市低保家庭中的重度残疾老人,失独家庭老人,城乡低保家庭、城市低保边缘家庭中的空巢老人,曾获市级以上劳动模范荣誉称号的空巢老人,重度失能、失智老人,80周岁以上高龄空巢老人,按照200//月标准发放养老服务券(或卡),用于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

在购买服务方式上,各城区、开发区以提供居家养老服务主体资格为采购标的,中标服务主体不限制数量,确定服务主体后由各区向辖区老人和社会公布服务机构的目录,老人可在目录内自愿选择服务机构。同时,各区民政部门根据养老消费市场行情,确定中标主体的服务最高限价。

特困人员救助

住房救助等六大方面均属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内容

去年长春市针对特困人员供养,专门出台了实施办法,建立起了城乡统筹、政策衔接、运行规范、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制度。

哪些人具有享受“特困人员救助供养”的资格?马小强称:“具有本市户籍的城乡老年人、残疾人以及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同时具备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法定赡(抚、扶)养义务人或者其法定义务人无履行义务能力条件的,都可依法申请享受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待遇。”

“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可享受哪些优惠政策?马小强介绍,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内容主要有六个方面:提供基本生活条件、提供照料护理服务、提供疾病医疗、办理丧葬事宜、住房救助、教育救助。

城乡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标准分别达到每人每月830元和550

城乡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标准分别达到每人每月830元和550元,不低于城乡低保标准的1.3倍;照料护理标准按自理、半自理、失能分类分别不低于最低工资的10%25%40%制定,达到每人每月178元、445元和712元,两项标准在全省领先。截至10月末,全市城区共保障城乡特困人员9172万人(包括农村8602人、城市570人)。

医疗救助

提高救助比例 扩大市级定点医院范围

除了特困人员供养等生活救助,长春市在医疗救助方面也做了调整,提高了救助标准,将城乡低保对象基本医疗住院分段救助比例由30%50%70%调整为50%60%70%;重点救助对象大病门诊单次政策范围内自付医疗费用400元以上部分,救助比例由30%提高到70%。目前,长春市城区累计医疗救助17万人次,支出资金9933万元。

为更好地解决困难群众看病就医难题,更好地发挥医疗救助“一站式”即时结算服务的效能,今年,省肿瘤医院、长春市康宁医院等4家医院纳入市级定点医院范围,目前,共定点13家综合和专科医院作为市级医疗机构定点医院,针对困难群众不同医治需求都能得到及时、便利的救助服务。

养老服务设施改建

今年建成3个托老中心 20个居家养老服务中心

按照幸福长春计划,今年要建设3个托老中心和20个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截至2018年三季度城区(含双阳、九台)新增养老机构15家,养老床位2700张,今年年底前将按时完成3000张床位建设任务。此外,从去年开始长春市对全市部分农村福利中心也进行了升级改造,目前,全市共有农村社会福利服务中心95个。

更多长春地区精彩养老资讯,欢迎关注长春养老天地网http://cc.yanglaotiandi.com/

来源于《长春晚报》


平台咨询电话:400-077-1879 平台咨询电话:400-077-1879


重庆江恒养老服务有限公司 ICP备案号:渝ICP备17009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