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资讯

《西安市养老服务促进条例》宣传周活动启动

2021-05-21 10:43:31

5月19日,由西安市民政局主办的《西安市养老服务促进条例》宣传周活动在新城区胡家庙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拉开序幕,工作人员现场调研,用实际行动画出老人心中的“养老需求图”。

老人需求都有啥?

调研给出好答案

活动现场,工作人员为老人发放《西安市养老服务促进条例》宣传册,发放调查问卷,现场询问老年人对养老服务的需求及意见建议,还为老人送上纪念品。量血压、测血糖、讲解健康知识……来自新城区爱心护理院的医护人员们带来了便民医疗设备,现场为老人义诊。

“现在小区里就有很多健身器材,特别方便老年人在家门口养老。当然希望活动场地越多越好,活动内容也越丰富越好。”“独居老人吃饭是个难题,现在新城区有了‘饭大爷’,把可口的饭菜送到家里,价格也不贵,这种助餐服务太方便了!我建议大力推广。”宣传活动现场,老人们畅所欲言,从个人需求实际提出了很多真知灼见。

“将把老人的建议都认真记录下来,再经过更多实地调研,梳理汇总,为今后更好开展养老服务提供重要依据。”工作人员说。

医养结合受关注

居家养老需求大

“我今年80多了,儿女工作忙,我就住到咱街道养老服务中心,一日三餐有人管,还有医护人员随时可给看病,解决了养老的大问题。”李兴典老人在胡家庙街道养老服务中心入住了三个月,感受很不错。

记者看到,医养结合备受老人关注,不少老人就近就便住进了养老服务中心。“看中这有专业护理员和专业医护人员。”“联合马应龙医院及新城区爱心护理院,与街道13个社区签订‘医养结合’合作协议,打造‘医养结合’为特色的养老服务中心。老人住在这,常见病、慢性病都能得到及时诊疗。”胡家庙街道养老服务中心院长常小平说。

此外,记者发现,老人对居家养老需求也在逐年增大。以西电社区为例,常住人口4481人,其中60周岁以上老年人3360人。“这些老人大部分生活能自理,更需要家门口的居家养老服务。”胡家庙街道办事处副主任郭飞说。

“2016年,成立了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为老人提供包括义诊、家政、送餐、精神慰藉、心里咨询、法律咨询等服务。社区还配备室内健身活动室、棋牌室、图书室等功能设施,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助老服务满足老年人多层次的居家养老服务需求。”郭飞说。

宣传《条例》进万家

惠及更多老年人

“《西安市养老服务促进条例》是我市第一部养老服务地方性法规,于2020年5月1日起施行。这一年来,《条例》施行得怎么样?老年人还有哪些亟待解决的养老需求?开展《条例》宣传周活动,就是要更好地服务老年人,让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享。”西安市民政局养老服务和慈善事业促进处处长王大力告诉记者。

据了解,《条例》颁布实施以来,西安市成立了市养老服务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负责、社会参与的养老服务工作机制,明确了各负其责、齐抓共管的工作制度。针对第二十八条关于子女护理假的规定,专门印发了《西安市老年人患病住院治疗期间子女享受带薪护理时间实施办法(试行)》《西安市民办养老机构消防安全达标提升工程实施计划》等配套性政策文件。明确将养老服务设施的建筑面积作为新建居住用地纳入规划条件,并开展了丰富多样的宣传活动,提高群众知晓度,提升《条例》影响力。

 

“下一步,将结合全市十项重点工作,继续加大《条例》的宣传力度,让为民办实事的养老服务惠及千家万户。配建一批标准化社区养老服务站、建设一批综合性镇街养老服务中心、打造一批公办示范性养老院、改造一批护理型农村敬老院,逐步完善养老服务设施,提升服务设施的覆盖率。修订《西安市养老服务设施布局规划》并纳入西安市国土空间规划,按照人均用地0.1-0.3平方米的国家标准,分区分级规划设置养老服务设施。”王大力说。

“此外,我市还将强化养老服务队伍建设,支持各类院校设置养老服务专业或开设相关课程,落实入职奖励和岗位补贴留用人才的制度。并出台深入推进医养结合发展实施方案等政策,支持各类医疗卫生机构与养老机构以多种形式开展合作,建立双向转诊绿色通道,更好满足老年人医养需求。”王大力说。

文:西安报业全媒体记者 张端 图:王旭东

想了解西安养老院更多资讯,请点击:西安养老网


平台咨询电话:400-077-1879 平台咨询电话:400-077-1879


重庆江恒养老服务有限公司 ICP备案号:渝ICP备17009044